一场不期而遇的疫情,让我们在经历苦难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苦难的能力和经验。
一、积极主动应对疫情,及时制定教学方案
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展开,随之而来新春开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物理学院密切关注疫情发展,积极响应教育厅和学校部署,按照学校《关于做好西北大学2019-2020学年的二学期本科教学相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要求,及时制定《物理学院应对疫情本科教学保障预案》,并于2月3日经学院党政联席视频会讨议论通过,立即在学院微信工作群向全院教职工发布实施。随后根据学校相关部署,及时制定了《物理学院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具体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对全校不同层次的基础物理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践性课程和本科毕业论文等均做了详细安排,号召大家积极应对、早做准备,适应非常时期的特殊教学方式。在教务处的帮助下,组织任课教师以不同类型的课程特点组建临时在线教学讨论组,及时学习和交流在线教学的具体方式和技巧。
二、分类型团队协作,研究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案
为适应在线教学新情况,确保教学质量不滑坡,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全院教师共组建课程教学群77个,不同层次课程讨论小组12个。其中,基础物理学公共课课程群26个,专业理论课课程群38个,实验教学群13个。公共课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对照教学计划逐课程逐教师落实课程进展。
1. 基础物理学公共课
在学校开学一周前建立基础物理教学研讨群。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成立了三个教学小组。经过三轮讨论,共同制定了每个层次网上开课的进度,具体到每一次课的内容,并设计好配套的课后作业。组织任课教师,确定电子教材,搜集和熟悉课程资源。
开课以来,所有教学相关的通知统一发布,任课教师及时反馈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分享和交流工作经验,共享资源。各任课教师以统一进度安排为遵循,通过班级QQ群灵活指导学生网上学习,以慕课学习为主,辅以网上直播课,开展个性化的教学,使用超星学习空间、腾讯课堂、QQ群屏幕分享、ZOOM等网络平台,直播课程总结、难点和重点知识解析、作业习题讲解。
2.专业理论课程
以教学班为单位,建立专业理论课课程群38个。多人承担同一门课程教学的理论性课程,建立授课小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和年级层次,灵活设计直播课程、讨论课程、答疑课程等,均需制定明确导学提纲、问题导引、答疑辅导和作业监督。伴随网上教学进展,积极组织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布教学体会。
3.物理实验类课程
针对物理类实验性课程与理论课程的特点,制定了“前期线上+后期线下”的基本思路,根据教学安排,适时组建了13个物理实验教学群。利用实验教学微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及在线直播的教学方式,将实验理论、数据处理、基本常识、实验室安全教育等理论性教学内容,以及具备虚拟仿真条件的实验教学项目进行前置教学。在线讲解的具体实验内容做必要拓展,侧重讲解:历史背景、基础知识、实验设计、拓展应用、常识总结、数据处理、注意事项等。鼓励开展实验专题报告,给学生必要的问题线索,要求学生做适当调研、总结,完成预习报告。
教学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消毒防疫办法、检查登记制度和开放准备。待学生返校后,开放教学实验室,补齐实物实验训练,弥补学生的实体操作体验、意外问题处置体验、实验方案检验体验和增强实验成就感。
4.本科毕业论文
在学生不能正常返校开展毕业论文期间,督促师生加强沟通。指导学生充分开展文献调研与阅读、理论计算与研究、方案讨论与分析,着手整理论文中可以完成的部分内容。建议学生论文适当向理论研究侧重。待疫情恢复正常教学后,尽快完成实验研究,整理并完成毕业论文。
三、发挥学生干部和社团作用,培养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能力
教学质量保障的最后关键因素是要落实在学生自身。在特殊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互助学习,共同进步的机遇。学院以干部和社团负责人为核心,组建教学信息发布群。在群里统一进行思想教育、发布教学信息、收集处理困难问题、组织教学援助辅导。与学院团委及学生工作办公室紧密配合,利用“西大物理圈”公众号,组织疫情相关的课程培训和交流讨论。对重点疫区学生,组建临时团支部,实施针对性关怀和帮助。
截止目前,物理学院所有课程均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开展。正如我院教师在教学体会中写道:“我们必将战胜疫情。在经历苦难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应对苦难的能力,丰富了人生一段不寻常的体验”。相信,这段特殊的教学时期,将会给每一位师生留下很多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