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成功举办新生心理骨干心理危机识别专题培训

为提升新生班级心理骨干的助人技能与危机意识,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10月27日,物理学院特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岚溪老师于学院劼恒报告厅,为全院大一及研究生新生班长、舍长、心理委员等学生骨干,举办了一场题为“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之心理危机信号识别”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辅导员艾玉主持。

讲座中,李岚溪老师围绕“什么是心理危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识别”“心理委员的职能”“自我关怀与照顾”四大核心板块展开讲解,既有专业理论支撑,又有实操方法指导。在 “心理危机定义与来源” 部分,李老师明确危机包含 “突发事件” 与 “个体紧急失衡状态” 两层含义,结合发展性危机(如早恋情绪困扰)、存在性危机(如人生目标迷茫)、境遇性危机(如重大灾害与意外)、长期性危机(如长期人际关系问题)四类来源,帮助在场骨干理解心理危机的多元成因;同时特别提及自杀这一心理危机的极端表现,引用相关学者观点,强调科学识别的重要性。

在培训核心“心理危机识别”环节,李老师从“言语、情绪、行为、生活事件、日常观察” 五个维度,系统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典型信号。针对自杀征兆,她详细列举了“表达死的念头、谈论自杀计划”等言语特征,以及“睡眠饮食突变、社交减少、赠送贵重物品” 等行为表现,通过具体案例让骨干们掌握“察言观色”的实用技巧,以便及时发现身边同学的心理困扰。

关于“心理委员的职能”,李老师清晰界定了“发现、关注、报告”三大核心职责:明确需重点关注情绪反常、人际关系冲突强烈、遭遇突发变故等群体;强调报告需遵循“及时、定期、准确”原则,面对危机时要立即向学院辅导员或校心理咨询中心反馈,并着重提醒 “同学的生命比承诺更重要”,不可因“替当事人保密”延误干预时机。同时,她还分享了“保密(保密例外)、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积极求助”的工作原则,为骨干们开展工作划定清晰边界。

考虑到心理骨干在助人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李老师特别增设“自我关怀与照顾”板块,提出具体建议:在休息饮食上,建议安排专属放松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在情感支持上,鼓励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在情绪调节上,强调允许负面情绪表达与疏泄;并明确“寻求专业帮助”是重要的自我保护方式,提醒大家“助人者必先自助”,只有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为同学提供支持。

此次讲座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不仅让物理学院新生心理骨干系统掌握了心理危机识别的专业知识与实操方法,更明确了自身职责与工作边界,为学院构建“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心理健康防护网络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参会心理骨干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主动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状态,以专业、负责的态度守护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共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氛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简讯 > 正文

怀念旧版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