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由我校科技处、科协主办,物理学院、现代物理所、光子所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一千九百八十五讲在长安校区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民信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做了题为“PP-wave Holography and Entropy Bounds”的报告,我院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黄民信教授介绍了彭罗斯极限为AdS/CFT全息的弦论区域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途径,并导致了pp-波背景的产生。黄教授团队利用了对偶的无限曲率极限下的无张力弦,提出了自由N=4超杨–米尔斯理论中的Berenstein–Maldacena–Nastase(BMN)两点函数的一个概率解释。如果该提议正确,它不仅给出了高亏格临界超弦振幅模的首次系统计算,而且原则上由于亏格展开的收敛性,得到对任意弦耦合的精确完整结果。黄教授进一步在存在观测者的情形下对这些BMN弦的熵给出定义,并推导出一个熵界,最后与Calabi–Yau量子系统中的热熵进行了比较。
在互动环节,黄民信教授与师生就相关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报告内容详实生动,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报告在师生们热情掌声中落下帷幕。

黄民信教授进行讲座

会场
报告人简介:
黄民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95.9 -- 2000.7 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0.9 --2004.7 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2004.9 --2007.8 威士康星大学博士后。2007.9 --2009.8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博士后。2009.9 -- 2012.8 东京大学卡弗利数物连携宇宙研究机构博士后。2012.9 -- 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黄民信的研究领域为量子引力“超弦理论”,主要涉及拓扑弦理论、规范/引力全息对偶以及弦宇宙学。他在拓扑弦高亏格配分函数的计算,用拓扑弦配分函数研究一类量子力学系统,建立pp波全息字典的新条目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