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宏教授做客我校“创新论坛”

6月13日,由我校科技处、科协主办,物理学院、现代物理所、光子所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一千九百五十三讲在长安校区举行。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朱宗宏教授应邀来校,为师生做了题为“聆听引力波-张衡天文台构想”的报告,我院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

2016年2月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首次直接探测到黑洞碰撞产生的引力波,打开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全新窗口。而LIGO-Virgo-KAGRA联合观测O4已于去年5月开始,必将带来更多重大发现!报告中,朱宗宏教授介绍了引力波基础和探测历史、引力波发现的过程与意义,以及报告人团队参与国际引力波研究的情况、展望引力波探测与引力波天文学的未来发展、提出第三代引力波探测的中国方案—张衡望远镜。

报告结束后,朱宗宏教授与参会师生围绕引力波探测、天文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国优计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师生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现场氛围十分浓厚。

朱宗宏教授进行讲座

会场

报告人简介:

朱宗宏,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和科技部引力波专家组成员、教育部引力波专家组成员,日本文部科学省重大引力波科学项目《KAGRA》最高管理组织E0委员、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英中引力波合作项目《GrEAT》中方负责人和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七国合作项目《Einsteinian Physics First》中方负责人。目前担任武汉大学天文学系首届主任。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天文学科召集人(2015-2020)、北京天文学会理事长(2013-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3-2018)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主任(2010-2016)等职。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引力波天文学;引力透镜、暗物质与暗能量等宇宙学问题。中国高被引学者,已发表SCI论文230余篇(其中第一和通讯作者160余篇),研究工作具备显著国际影响力。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简讯 > 正文

怀念旧版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