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我院2011届校友李听昕入选。


李听昕,我院2011届校友,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201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学系;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导师:杜瑞瑞 教授)。2016年至2021年先后在美国莱斯大学(2016.9-2018.3, Smalley-Curl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和美国康奈尔大学(2018.3-2021.5, Prof. Kin Fai Mak & Prof. Jie Shan 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6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入选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研究兴趣为低维量子材料中的拓扑物理、强关联物理、磁性物理和超导物理等。主要研究手段为极低温、强磁场、高压条件下的电学输运测量,以及低维量子器件的微纳加工制备等。近年来在二维半导体莫尔超晶格、石墨烯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代表性成果包括实验上首次观测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确凿证据等。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包括一作/通讯的Nature三篇、Nature Materials三篇、Nature Nanotechnology一篇、Physical Review X两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两篇。

科学探索奖介绍:
“科学探索奖”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运营和实施,是一项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陈十一、程泰宁、高文、何华武、李培根、毛淑德、潘建伟、施一公、邬贺铨、谢克昌、谢晓亮、张益唐等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宗旨是聚焦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资助“探索期”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
该奖项的资助对象是获得博士学位、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男性45周岁及以下、女性48周岁及以下。每年资助人数不超过50人。奖金设置为每人300万元,分5年资助,每年60万元。资助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新材料、天文和地学、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信息电子、能源环境、先进制造、交通建筑、前沿交叉。
至2025年,奖项共资助了347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覆盖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